2018-01-08 17:1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| 评论: 0
近年来,中国广告市场,尤其是互联网广告市场飞速发展,相关互联网广告合规工作愈发受到重视。今天全能广告聚焦于互联网广告领域的新发展,并从广告行业经营的合规规则与边界的角度对广告行业法律规定、规制体系以及广告企业如何合规、自律进行探讨。
一、互联网广告飞速发展
近年来,互联网广告飞速发展,由于互联网广告的优越性、玩法多变,互联网广告在整个广告大盘子中的收入增势明显,已成为中流砥柱。从2008年至今,传统媒体广告报纸、电视、广播等)占比下降,互联网广告比重直线上升,占据整个广告市场主力军。同时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,2013年开始互联网广告开始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趋势,至2017年移动端广告费用占比高达40%,成为中国各媒体领头羊。在2017年中国广告市场中,互联网广告所占市场份额高达60%,营收预计达到3500亿。其中,在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广告中,社交平台广告增长最快、达到45%,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
为何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互联网广告投放形式?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广告具备如下优越性:
1、精准的广告投放投放
电视、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,较难以做到精准投放,其业务模式相对来讲属于购买固定广告位,对受众用户“一视同仁”的投放广告。而互联网广告则不同,以腾讯社交广告为例,其基于海量互联网用户数据分析(比如QQ、微信、视频音乐、浏览器搜索、直播兴趣、游戏兴趣等),进行用户去身份化的画像,在接到广告主的定制化需求后,可以实现对用户的精准触达。实现广告的“千人千面”。基于此,广告主的广告预算可以更好实现转化目的,可以实现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
2、随时触达
不同于电视,用户只有下班回家看到电视时才会看到电视广告,而现在手机不离身,用户随时都在使用互联网产品,如微信、QQ浏览器、应用宝、QQ空间等等,相关广告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实时触达用户,广告投放的效果也将更好。
3、互动性极强
互联网广告中用户可以跟广告主在广告页面实现实时互动,看广告变成了玩广告,用户对广告的参与程度或者说广告对用户的渗透程度要更高。比如电商类广告,用户通过朋友圈广告可直接在广告页面跳转京东商城,完成下单实现购买,取消了从看到广告到购买商品的间隔,极大提升了广告转化率。
二、互联网广告规则——法律监管体系
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。合规经营是广告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,我们并不抗拒规则,也不认为规则会遏制创新和创意,相反,我们希望规则更加清晰,这样我们可以走的路该追寻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。
近年来,相关广告立法活跃。从2015年9月1日起史上最严广告法生效,到2016年9月1日的全球首部针对互联网广告的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》,加之此前已经存续的各类监管文件,一个纵横交错的互联网广告的监管体系日益完善,广告监管执法开始空前活跃,互联网广告合规的重要性、紧迫性、必要性也愈发凸显。
中国互联网广告法律监管体系分为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。宪法、法律、政府规章、地方性法规规章、规范性文件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行业规定等等,是一套完整的内在统一的法律体系,各种法律部门不但在横向上要相互协调,而且各种法律渊源在纵向上要保持衔接,下位法服从上位阶法。
在广告领域,首先应遵从《广告法》,其次是互联网领域的专项规定即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》。除此之外,由于我们广告行业涉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,需要关注特殊行业的相关规范(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、消费者人身安全的领域),比如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房地产等相关广告审查办法。
同时,我们应注意遵守相关政策性文件,例如工商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维护良好广告市场秩序工作方案》,以及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等。当然还要关注各地方性法律法规,比如《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违反<广告法>行政处罚裁量基准》《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广告执法办案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,比如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、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、《食品安全法》等。
三、互联网广告边界——合规及自律
广告从业者, 尤其是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,在一定程度上是最“博学”的人,做相关的法务工作也是最辛苦的,因为需要关注的法律法规尤其之多,但相关合规工作并不能因此而荒废或忽视。具体的合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,从广告准入、素材审核、广告形式合规、档案管理、数据合规等等,到细致的禁止性规定理解、虚假宣传认定、引证审核认定等等,是非常庞大的合规工作。本文重点探讨两个关键的合规需求,以及企业应注意自律、提升自身品牌形象,以此阐释广告从业者的合规边界。
第一个重点提示,是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。习总书记重要的219讲话,对于媒体工作提出了很多指导方针和新要求,其中关于广告从业者的就是“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”。今年9月,工商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维护良好广告市场秩序工作方案》,工作重点第一项就是:加大对含有不良影响内容广告的查处力度。切实加强广告导向监管,对涉及导向问题、政治敏感性问题或者具有社会不良影响的广告及时调查,快速处置。作为广告从业者,应注意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、政治敏感性,应坚决抵制存在政治导向问题的广告、调侃政局或领导人的广告、与十九大或其他政治纲要有出入的内容等等,同时,一些有不良影响的词,也建议停止使用(如笔者在研究各地工商处罚案例时,“租界、重庆沦陷”等表述亦存在不良影响应当删除)。
第二个重点提示,是广告从业者应注意广告内容不可出现损害国家尊严或者利益、违背社会良好道德风尚、妨碍社会公共秩序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、淫秽、色情、赌博、迷信、恐怖、暴力等内容。上述内容,本身已经是《广告法》9条明确禁止的禁止性规定,此处仍做重点强调的原因,在于近期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利用噱头文案、恶俗内容、宣传形式,从事广告经营行为,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。比如国贸女事件、叫个鸡的广告文案、某鸭脖品牌的恶俗文案虽然博得了眼球,但大家的反馈往往是觉得恶心、觉得不利于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,有损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等等。上述广告本身违法、广告主受到法律制裁,同时其品牌形象大大折损,百害无利,属于负面教材。因此此条标准需要重申,希望广告从业者可以恪守底线,合法经营。
如上文所述,广告从业领域有非常多的法律法规规范,从业者应克己守法,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。广告业健康发展,一方面需要监管机构划清边界、明确底线,对于违法违规广告坚决抵制查处,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激发自身自律活力,不断提升自己品牌形象、关注用户体验和产品口碑,才能在广告经营行为中让品牌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,综合提升自己的市场效益。
在行业自律层面,广告从业者应严格依法从事广告经营行为,在不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时,注重口碑大于经济收益,对于法律规定标准模糊的,建议从严把控,对于模糊地带的行业建议严格禁止准入,在大数据使用上严格符合网安法等法律法规要求,并且内部建立严格的广告审核、档案管理制度等,并积极应对用户纠纷,保障用户权益,希望打造高品质,形成品牌效应。
广告行业的良性互动,离不开监管机关、行业协会的监督和指导,亦离不开广告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。希望各界可以共同携手,砥砺前行。
尊敬的各位新老客户以及广大的朋友: 新年好! 深圳全能广告有...
升级2018 全能广告召开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计划会议 全...
网络品牌营销、网络品牌策划、网络广告平台、广告投放、网络营销顾问公司、全能广告网络营销公司
Copyright © 2014-2016 新媒体专家-全能广告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36059号-6